在五大连池所有的火山中,那个如船般漂浮在火山岩上的火烧山,始终是我心中的一个情结。2008年的夏天,我和朋友曾来此探险,两个女人在火烧山迷路的经历让我一直难以忘怀,除有一份后怕,更有好多的收获。今年“圣水节”再临五大连池,五大连池的老专家陶老师给我们当向导,终于圆了探险火烧山峡谷的心愿。
先在耳朵眼湖看完日出,上午八点多开始向火烧山腹地行进。火烧山是五大连池十四座火山中造型最为独特的一个,有人说它是漂浮在翻花石海上的宝岛。火烧山于1721年强烈喷发,持续了一个月之后,山体被分成了两个部分,形成四个副火山群,一百座岩渣丘碎屑锥,十六个弧形岩渣堤。它的山体全部是由“玄武浮岩”构成,用老百姓的话就是堆积了满山遍野的“搓脚石”。“玄武浮岩”体质非常轻,甚至可以漂浮于水面,这是因为火山喷发时,由于岩浆湖气体丰富,在释放作用下,呈块状抛出而落于锥体之上,所以火烧山也被称为“一座能够漂浮在太平洋上永不沉没的火山”。
一路上陶老给我们介绍火烧山的爆发,讲述各种火山石的形成。火烧山主锥体标高海拔389米,锥体高度73米,从视觉上看,它一点都不高,但当你走进布满火山砾和浮石的山谷中时,你会发现这里真是悬崖陡峭,危石横流。火烧山的峡谷是因破碎后的陡峭山体再次发生了“气爆”,所以形成了独特的火山爆裂峡谷风光,峡谷不是特别大,但很奇特,地质界称其为“破火山”。
那些各种形状的火山石有一个给人丰富想象的名字,叫火山弹。听说过子弹、炮弹,但你不一定听说过火山弹吧。它们形状真的千姿百态,有的呈球体或椭球体,有的在空中被拉断,形成梨形和纺锤形;还有些液态熔岩像挤牙膏似的从细小裂隙中挤出并抛向高空,落地后就形成麻花状、螺丝状、条带状或蛇状起伏在石海上。我们看到一个圆形火山弹,落地时沾满了火山碎屑,那感觉如同“虎皮蛋”一样,大自然的造化真是不可思议。
这天的最高温度是33℃,是入夏以来五大连池最热的一天,艰难地行进在满山遍野的熔岩石海中,每走一步都要十分的小心。陶老师来过这里有十几次了,他在石头上走起来行动自如,人们叫他“石上飞”。听陶老的建议,我临时找了根木棍当拐杖,别小看这木杖,它既防滑,又让人省了不少的力气。看似不高不大的火烧山,一旦你走近它,才会发现我们是那么的渺小。从山涧的最底部向顶上看去,人如蚂蚁,穿着深色衣服的同伴几乎是被埋没在黝黑的火山石中。这样的时候,明亮的色彩在火山中特别的耀眼,就像山间那些顽强的植物一样,吸收着阳光的气息,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。
我最喜欢熔石中的青苔藓,它们匍匐在山坡、林间地上,深绿浅绿灰色相间,就像是一幅幅精美的刺绣镶挂在火山的崖壁间。这些植物看似非常普通,其实很不简单。熔岩台地没有土壤,冷热悬殊,且干旱异常,它们是地球高等植物中最原始的植物,低矮但却非常耐干旱。它们每年只长几厘米甚至几毫米,十分珍贵。它们的环境适应力特别强,青苔即使被晒干,浇上水也能复活,颜色一会儿就能变回翠绿,那厚实而柔软的苔身,任何高档的地毯都没法与它媲美。记得那年和朋友来火烧山迷路,就是因为看到这样满地松软得如同地毯铺满林间的青苔,让我们特别兴奋,恍惚间仿佛被青苔勾走了魂魄,然后走失在火山丛林的迷途中。
非常奇妙的是,在走出火烧山时,桦林沸泉边有一片非常美的火山白桦林,这是从火口下死里逃生的一处古岛植物群,这些看似不太粗的桦树,实际有着上百年的树龄了。白桦林边有一个泉子,翻滚沸腾,响声不断,原来这里冒着的是重碳酸气体,这个泉子对胃肠病、脱发等顽疾有着特别的疗效,人们称它为“桦林沸泉”。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一处抗联遗址,当年抗联三支队曾在这里与日军鏖战,现在还保存着抗联战士当年战斗的暗堡、战壕和宿营地。当年抗联战士就是在这里饮山泉冰雪,吃山菜野果,用沸泉水治病的。
从进山到出来,整个的过程大约用了两个多小时,但这短暂的时间里我们仿佛穿越了几百年的时空。面对这个休眠火山,面对那些爆裂喷发过的遗迹,感慨大自然神奇的同时,感觉人类在自然中实在是太渺小了。